
时间都去哪儿了?
当我们呱呱坠地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奶粉的;
当我们牙牙学语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洋娃娃的;
当我们上幼儿园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老师的;
当我们上学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作业的;
当我们谈恋爱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女友的;
当我们开始工作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老板的;
当我们买了房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按揭的;
当我们买了车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红绿灯的;
当我们结了婚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老婆的;
当我们有了小孩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纸尿片的;
好不容易等到孩子大学毕业,我们也退休了,以为这一生终于要自由了,才发现,我们的时间是属于医院的。

图/ GETTY IMAGES
如果生命明天结束,你还有什么没做好?
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一句话便总结了我们的一生。时间是属于我们的,时间又总是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。我们有太多的理想,我们要环游世界,我们要成为艺术家,我们要修道成仙……但是,当我们需要用时间时才发现,每一分钟都是别人的。
“出来混,迟早要还的。”这句经典台词揭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“定理”,即人生总时间守恒——人的一生可挥霍的时间总额是固定的。这就像一场RPG游戏,你在进入地球这个服务器之前,充了多少钱,就可以玩多久。这是一场宿命论,但很多人屡试不爽。如果你提前预支游戏时间,游戏就会Game Over。
青年导师李开复用他的人生实践了这个定律。身边的员工这样描述李开复的敬业:“他经常和年轻人比赛熬夜,半夜回邮件。跟他工作的人不少都有这样的经历,下半夜两三点给他发邮件,他很快就会回复,他的睡眠质量很差。”除了工作还是工作,没有节假日。“我得告诉下属我有多努力工作。”李开复说。
这样的状态维持到2013年9月,被查出淋巴癌后,李开复开始了还债历程。在这段“把时间还给自己”的日子里,李开复每天睡到自然醒,并强迫自己一个星期只工作两三天,每天晚上9点必须睡觉,一天至少睡7个半小时,中午还要睡午觉。经过17个月的治疗,李开复重返江湖,他说:“如果生命明天结束,你认为什么没有做好?……赶快做……”

人生短暂,想做、要做的事情太多。
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还给自己
据国家统计局统计,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为67.67万亿元,在全世界排名第二。庞大的国民生产总值由我们的国民总时间转化而来。三十多年来,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中国人,每天都忙碌于赚每一分钱。人们不惜一天来回三四小时,为的是维持每天的朝九晚五;每年只有可怜的一点假期,却要堵在高速路和旅游景点的缆车入口前。
我们的时间是怎么消失的?有些是为了事业、名誉和金钱而消失的,有些是因为追逐事业、名誉和金钱时,生理系统或者心理系统崩溃而被迫消失的。但归根结底,时间是被现代工业制度吞噬的。
万科集团北京公司原总经理毛大庆曾经有半年突然神经衰弱,“每天只睡3个小时,半夜醒来给员工发短信”,随之而来的是口腔溃疡、食欲下降、记忆力减退、情绪暴怒,以至于每天吃六种药。毛大庆决定把时间还给自己,于是他去跑马拉松。从每天三五公里到半马,再到全马,很快,他终于睡着了。
不管是心理系统还是生理系统的崩溃,都是触发了人生总时间守恒定律的阈值。很多人在触发这个定律后,决定选择另一种人生。
王菲厌倦高强度的演艺生活而退出歌坛,把时间留给了李亚鹏;王石在事业巅峰期离开了万科,把时间留给了珠穆朗玛峰和红烧肉;乔丹在率领公牛拿到三连冠后选择退役,把时间留给了去世的父亲激励他从事的运动——棒球。
吃过时间亏的人都劝别人把时间还给自己。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还给自己,因为他们的时间已经卖给了那些可以把时间还给自己的人。

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把时间还给自己。
在时间上,人生是公平的
有两种人的时间是不属于自己的:第一种是穷忙族,第二种是富忙族。富忙族一旦觉悟“人生总时间守恒定律”——自己的时间应该还给自己,他们就会在自己的人生中启动“退隐”模式。
穷忙族却没有这样的潇洒。“比月光族更穷,比劳模更忙”“越穷越忙,越忙越穷”是他们的人生写照。也有极少数豁出去的人潇洒地走了一回。2012年“世界末日”来临前,广东的梁小姐从一家设计公司辞职,跑到四川一座深山隐居,用竹子做了一个“诺亚方舟”。在深圳打拼多年之后的小王也在2012年年末,跑到广东河源的山庄隐居。
在时间上,人生是公平的。上帝的一秒钟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样长。对人生而言,最大的时间杀手是睡眠,我们一生花三分之一的时间躺在床上。如果我们不用睡觉,岂不是相当于多活几十年?
有医生做过睡眠剥夺实验,用撑住眼皮、不断刺激等方法维持实验者的清醒状态,最终实验者一次性把所有缺失的觉都补上了。对于一个人而言,即使你不眠不休,最终也不会“赚”到多少时间。

不眠不休,“赚”不到多少时间。
为了成功而觉得睡眠是一种负担的人,往往能在事业上有大成就。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4点起床,9点半前把一天工作做完。这些智能手机的开创者,起床第一件事是工作,死前一天还是在工作。
《乔布斯传》记录了乔布斯描述自己创业时期的一段话:“那是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段时间。我早上7点上班,晚上9点回家,孩子们都睡了。我不能说话,是真的不能,我精疲力竭。我无法跟劳伦说话。我能做的事情只有看半个小时电视,然后就百无聊赖地待着。那差点儿要了我的命。”后来的故事,我们都知道。乔帮主说:“你的时间有限,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。”
可怜的是,大部分人并没有乔帮主的勇气和执着。一旦有一天,如刘强东所言,我们拜人工智能所赐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,按需分配,吃穿不愁,纸尿片有机器人换,作业有机器人教,饭菜是机器人做,开车是无人车开,连结婚都只是网购一个机器娃娃,我们的人生有大把空闲时间,又会觉得百无聊赖:时间这么多,我们做什么好呢?
